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安吉县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22日
安吉县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是全域旅游高质量建设和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期。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依据《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安吉“十四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将以问题导向和未来导向为基本研究路径,对安吉“十四五”期间的旅游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十三五”期间,安吉旅游业紧密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新时代发展理念,以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二次创业,全力推动和深化落实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为“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域旅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至“十三五”期末,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次、总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1495.2万人次、175.6亿元突破至2019年的2807.4万人次、388.2亿元,年均增幅分别为13.4%、17%,2019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93%,占第三产业比重为32.22%。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安吉旅游总人次2105万,旅游总收入305.04亿,同比增长分别为-6.2%和-1.8%,旅游业增加值51.6亿元,占GDP的10.6%。旅游产业主要复苏指数列全市之首、全省前列,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韧劲大大提高。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安吉深化实践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旅游发展带动生态资源高价值转化,成绩斐然。目前已创成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9家国家4A级高等级旅游景区、14家国家3A级景区、6个省级4A级以上景区镇、39个省级3A级景区村,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国家4A级以上高等级景区数量全国区县排名位列第二,旅游百强县综合实力连续三年全国排名第一。
全域旅游建设成为全国标杆。“十三五”期间,全域旅游打造“安吉样本”,通过不断加强项目集聚化、产品多元化、运营品牌化,深化全域发展,休闲度假模式入选全国案例。全域乡村旅游领跑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总人次、总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628.5万人次、19.2亿元跃升为2020年的1056万人次、21.48亿元,乡村旅游人均消费远超全国同级区县水平。全域景区建设成效显著,余村景区、凯蒂猫家园、浙江自然博物院、江南天池、云上草原、欢乐风暴水上乐园、小瘾·半日村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运营,引入古城国家遗址公园、安吉白茶小镇、华体运动小镇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县生态资源价值正逐步变现为美丽经济。全域度假设施集群渐显,全县现有高品质酒店30余家、民宿农家乐1183家,拥有地中海俱乐部、悦榕庄、JW万豪等国际品牌及开元、君澜、锦江等国内知名酒店品牌,形成半日村、龙王村等精品民宿集聚群落,有力推动全域旅游进入品牌化、品质化发展阶段。
文旅融合探索走在全省前列。“十三五”期间,安吉乡村文化集群建设成为全国文旅融合创新亮点。目前已建成中国生态博物馆群(61个)、中国最大乡村影剧院集群(50家)、中国最大的竹文创旅游商品工坊群(20家),积极推进最美乡村图书馆群(33家)、最美文化主题民宿群(30家)、最美乡村文化礼堂群(40家)、最美户外运动群(6个),驱动文旅融合实现品牌化升级。按照文旅融合模式,基本建成古城国家遗址公园项目,成为全国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新典范。成功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381场,培育吴昌硕国际艺术节、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大赛等系列品牌节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效显著。
表1 安吉县旅游业“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游客接待量(万人次)
1495
2584
2105
年增长率
—
13.5%
-6.2%
旅游总收入(亿元)
176
301
305.04
年增长率
—
13.5%
-1.8%
旅游业增加值(亿元)
33
72
51.6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1
15%
10.6%
乡村旅游接待量(万人次)
628.5
——
1056
乡村旅游总收入(亿元)
19.2
——
21.48
对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安吉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和差距。
旅游产业厚度与广度不足。安吉目前旅游收入依然集中在门票、餐饮、住宿等要素性收入,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和链条延伸性不足,旅游产业价值释放仍有较大空间。
旅游产品创新与活力不足。安吉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产品较为传统、旅游消费亮点少,单打产品实力较弱,对新一代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加快推动新经济落地,实现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是新时期重点任务。
旅游营商环境亟待优化。安吉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发展格局较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支撑,面临人才短缺危机。旅游营商环境仍然处于一般性状态,发展旅游业各方合力有待进一步优化。
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由于保护要求、道路交通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制约,全域旅游发展存在“南热北冷、东西空白”现象,乡镇之间旅游发展联动和协同不足,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提升。
区域一体化联动互动不足。安吉地处沪皖浙苏四地交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来看,安吉旅游区域一体化融合程度不高,在旅游线路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与周边各地缺乏互动联系。
品牌识别度和远程知名度不高。近程市场方面安吉县域旅游识别度不高。远程市场方面,除政务研学考察市场以外,大众旅游市场对安吉旅游品牌认知度低,文旅融合任重道远。
安吉旅游业历经多年高速发展,产业贡献度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旅游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第一。然而,面对旅游业发展已经从追求旅游经济总量增长转变为效益和价值增长、从追求全域项目建设转变为追求存量提质和增量创新、从追求全域硬件设施建设转变为追求软性提升和运营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十四五”期间,安吉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未来导向,聚焦新问题,跳出舒适区,放眼看世界,把握行业发展客观规律,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安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安吉旅游产业走出平台期,迈向新阶段,引领新时代。
“十四五”期间,受疫情常态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格局的影响推动下,一方面3亿新中产的庞大出境旅游消费市场回流,倒逼国内旅游提档升级;另一方面,低密度、生态型度假目的地、康养目的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内旅游消费必将由此产生重大变革。
在国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代表地方文化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将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在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旅游业发展将由此迎来进一步开放升级的黄金时代。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极大地推动了城乡旅游多要素双向流动性,原有小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将面临重构,同时也为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升级、区域客源共享等方面营造了优质平台。
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推动全省旅游发展向国际化、品质化跨越升级的同时,也对生态价值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应积极探索旅游驱动生态价值高质量转化的路径,推进文旅、体旅深度融合,创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必须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安吉故事,深入实施美丽大花园建设行动,全面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形成全域大美格局。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吉“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无差别城乡”建设要求,借势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机遇,聚焦绿色发展主题,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文化引领,深化文旅融合,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突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推动全域旅游高水平建设和产业链高端延伸,助力打造共同富裕安吉样本,努力建设中国全域旅游综合发展标杆县。
高质量融合发展原则。强化文化作为高质量融合发展重要支点作用。不断推进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高标准提升软硬设施,高水平推动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高地,打造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
可持续绿色发展原则。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美好生活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探索旅游驱动生态资源价值高质量转化的发展路径,推进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变革,构建多能互补的产业绿色生态链,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
创新型迭代发展原则。深刻把握创新驱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发展新征程中的核心地位,面向新市场,对接新消费,培育新物种,催生新动能,全面推动存量资源升级转化,有序引导老化产品更新迭代,积极培育旅游产品未来系列,全面塑造旅游发展新优势。
数字化改革发展原则。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积极推动旅游数字化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化人才支撑,提升数字化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创新数字化产品体验,优化数字营销体系,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旅游产业赋能,实现全域旅游数字化建设并引领全国。
全县域惠民富民原则。贯彻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全面深化中国最美县域建设,坚持主客共享,惠民富民。全力推动经济富裕、收入富足、精神富有、服务优质、全域优美、制度优越的“三富三优”共同富裕新格局在安吉落地见效。
到2035年,全域旅游要素设施和产品供给努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融入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全面建成中国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新高地、中国全域旅游现代化发展示范县、世界绿色旅游发展重要窗口。
到2025年,实现旅游产业向现代化发展,价值链向高端化延伸、旅游业态向未来化迭代推进、旅游市场从亲子游向全龄游拓展、旅游空间从区域发展向全域推动、旅游服务向数字化高品质转变,助力共同富裕机制更加完善,塑造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绿色旅游目的地品牌,建成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地、全国绿色旅游样板地、长三角轻奢度假目的地。
全域旅游实现新升级。“十四五”期末,全域旅游绿色发展达到新高度,全域旅游满意度达到95%以上。创新山地旅游和水上旅游,营造县域西南片区旅游新品牌。全力推动灵峰国家级度假区、浪漫山川省级度假区提档升级,加速建成安吉白茶小镇、月亮湖阿里拉度假区、灵峰华体运动小镇等项目。聚焦绿色共富,优化全域发展要素,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约束引导,提质绿色旅游,建成现代化绿色旅游服务体系。
产业发展创造新价值。安吉旅游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基本完成,产业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继续保持全国旅游百强县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地位,旅游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争取“十四五”期末,旅游接待人次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87.15亿元,占GDP比重达12.45%,人均消费达1500元,旅游收入年均增幅达10.8%。
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基本形成安吉“绿水青山·旅居安吉”旅游品牌体系,亲子家庭游和轻奢度假游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客群市场得到全龄化远程拓展。“十四五”期末,创建完成天荒坪(余村)省级旅游度假区、山川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余村5A级景区,力争实现国家4A高等级景区全国区县数量第一。在全国率先打造10大精品民宿村落,成为共同富裕安吉样本建设的重要样本案例。推动余村景区和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省大花园耀眼明珠正式名单,支撑安吉大花园示范县建设。
文旅融合迈上新高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拓展体旅、农旅、城旅、工旅融合边界,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文旅生活新场景。到2025年,形成若干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单打冠军”。建成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的现代文旅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做强安吉余村、中国大竹海、山地云上游、古城国家大遗址等文旅金名片,力争打造1个国家级金名片。加强地方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持续做靓生态文化、白茶文化、昌硕文化、遗址文化、邮驿文化、竹文化、孝文化7个文旅融合IP,高水平建成一批文旅精品项目、文化主题村和文化街区,重大文化标识体系更加清晰,城市文化精神面貌极大提升。
乡村度假实现新跨越。围绕打造共同富裕安吉样本,构建旅游美好生活,迭代升级乡村旅游生活场景,实施文旅微改造精提升工程不少于1000项。“十四五”末,以未来乡村生活场景营建为思路,建成省级3A级生活化主题景区村50个,并全部达到放心消费乡村建设要求;以田园风情、旅行交通、绿道骑行、单车旅行为特色的乡村驿站20个,特色民宿村落10个。继续推动厕所革命,新建成3A级旅游厕所30个;大力推进景区村庄围墙革命,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力争新建成景区村庄多业态旅游经营点100个。
智慧旅游构建新体系。全力构建安吉智慧旅游新体系,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智慧化治理。“十四五”期末,建成全域旅游“1+1+3+N”体系,成功运营“一键游安吉”成为“浙里好玩”分平台,创新推出“智慧旅游绿色征信”系统,构建“民宿通”小切口大场景数字服务平台。结合未来旅游要求建设全国智慧旅游村镇3个,打造智慧景区8个,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
未来业态培育新物种。落地系列未来产品业态,创造旅游新物种。“十四五”期内,制定安吉未来乡村旅游系列指标体系,编制未来业态招商手册,重点推动安吉余村未来景区建设,全面培育未来度假区、未来风情小镇、未来酒店和民宿等未来旅游产品,引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安吉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水平大幅度提高。红色旅游、乡村度假、山地生态、运河诗路四大区域黄金线路构建进一步完善,“安心服务”(安心游、安心停)系列成为长三角公共服务特色品牌,区域大交通大服务构建基本完善。
表2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规模
指标
旅游接待量(万人次)
3500
旅游总收入(亿元)
>500
旅游投资总额(亿元)
>50
乡村旅游接待量(万人次)
>1800
乡村旅游总收入(亿元)
>54
效益
指标
旅游业增加值(亿元)
87.15
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8%
全域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
12.45%
省外游客占比(%)
>50%
入境旅游人次(万人次)
36.27
入境旅游总收入(美元)
14376
旅游产业就业贡献(万人)
10
旅游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
60%
旅游上市企业数量(家)
1
质量
指标
人均旅游消费(元)
1500
游客满意度(%)
95%
本地居民满意度(%)
90%
旅游人均过夜天数(天)
2.0
品牌
指标
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个)
1
新增高等级景区数量(个)
3(含1家5A级景区)
新增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1
新增文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个)
>15
AAAA及以上景区镇(个)
3
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场次(场)
>30
民宿村落数量(个)
10
按照“七山一水二分地”的空间现状,重点招引带动力强、品牌影响范围广的月亮型较大龙头项目,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带动激发周边区域旅游要素活力,延伸旅游全产业链,吸引上下游配套集聚整合,形成旅游业链式发展的全新格局。
加强山水文化研究,突出“绿水青山·旅居安吉”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国际乡村生活示范地、中国亲子旅游第一县、中国生态研学第一县、中国安吉玩水节、中国安吉高山滑雪节等子品牌体系。注重品牌价值升级,重视新媒体和新渠道推广,夯实品牌支撑力,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整合旅游专项资金与文化专项资金,探索成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景区资产证券化,推行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资本和金融支持。全力推动县产业(文旅)投资集团培育上市,以大资本带动大发展、大集团实现大引领。积极推动县农村商业银行在微改造精提升、乡村旅游领域提供创新型金融支持。
以共同富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通过理念创新、产业和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科技创新,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按照“无差别城乡”建设要求,全面优化旅游城市元素,全面优化省3A景区村庄业态,培育一批庭院经济示范点。
实施全县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计划,重点聚焦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场所三类场所,以“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为主攻方向,用“绣花”功夫扮靓全域旅游“颜值”,为“绿水青山·旅居安吉”目的地品牌打造夯实根基。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沪苏浙皖等地重要城市联动,共推文化和旅游产品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品牌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合力。
按照空间全域化、产业全域化要求,优化扩展全域旅游发展新空间,构建“五区一带”总体发展格局,形成中部高端康养度假区、南部山地休闲旅游区、北部历史文化休闲区、东部农旅生态旅游区、西部乡村旅居休闲区、西苕溪生态文化旅游带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以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构建旅游大平台,建立完善国家级度假区现代化的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全力推动灵峰重点项目落地,重点推动灵峰华体运动小镇、豆瓣音乐谷、亿利生态世界公园等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动存量转型,以数字赋能为切入点不断提升余村景区、浙江自然博物院、桃花源生活小镇、凯蒂猫天使小镇、地中海和乐小镇、云上草原、中南百草原、田园鲁家、欢乐风暴、田园嘉乐比、中国竹子博览园等存量景区升级。打造多元体验创新格局,梳理整合凤凰山、灵峰山、馒头山周边山水资源,高位布点新业态、新经济文旅项目,形成大好高与小精尖交相辉映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夜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优雅竹城建设,建设凤凰山文化艺术公园等若干精品文化街区,布点百家百县千碗特色体验点,拓宽夜经济发展空间。
加强南部山区的连片发展,做美南部山水,以绿色发展构建南部山地休闲新空间,实现旅游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服务品质高效、旅游环线通畅便捷、旅游业态差异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做强当前旅游品牌,创建天荒坪(余村)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余村国家5A级景区,持续擦亮安吉余村、中国大竹海、江南天池品牌。促进山水资源转型,统筹上墅、报福、章村西南片区重点旅游山水资源,以精品民宿群、乡村文创谷、峡谷休闲带等为特色,加快大溪、董岭农家乐集聚区转型升级,形成山区度假旅游黄金走廊。提升山川旅游能级,坚持以浪漫山川为主基调,云上旅游为新空间,运动探险为新特色,全面提升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能级。积极推动云上草原股改上市,有序开发井空里探险旅游,完善省级山地运动小镇,建设全国一流的高品质高山深谷景区。构建南部旅游走廊,坚持山上山下、地上空中双管齐下,通过“云道”建设、空中走廊、山地小火车等实现南部山区重要景点的串联,探索南部高山空中云上旅游大走廊。按照游运一体化要求,完成霞大线、山地环线以及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形成高度完善的省级度假区公共服务体系。
围绕“一人一城一路”发展重点,加强历史人文支撑,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城市北部门户新形象。“十四五”期间,做精做深吴昌硕艺术品牌,强化昌硕故里休闲区文化风貌,成立昌硕文化研究院,加强与西泠印社的联动,逐步恢复吴氏艺术遗迹,深入打造中国艺术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历史考古文化发掘研究,以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为支撑,新建成古城历史文化景区旅客中心、考古博物馆、八亩墩大墓田园展示、文保数字监控中心等,为绿水青山提供历史文化厚度。打造旅游服务北部会客厅,以商合杭高铁站为支点,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中心,推动高铁大道沿线景观改造。坚持北部片区农旅融合差异化发展原则,推动天子湖、鄣吴、梅溪等区域联合发展,促进北部休闲经济规模化、体系化、集聚化。进一步完善受荣天空之城等重点项目,布局民宿村落、田园观光、乡村乐园、果蔬采摘等为特点的旅游业态,构筑北部旅游吸引力,为高铁新城延伸休闲服务空间。
坚持生态优先、环境洁美原则,以交通串联为重点,提升西部旅居体验。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围绕杭垓新集镇、双舍老集镇、磻溪老集镇、唐舍省际节点,延伸推动精品民宿发展;推动省级交通旅游精品线路,以申嘉湖高速省际延伸以及杭徽高速为大交通干线,构建黄山—安吉黄金旅游线;加快西部乡村绿道网建设,沿线布局一批小精尖文旅项目,打造西部旅居骑行乐园。盘活乡村文化旅游服务空间,以村级公共文化(文化礼堂)为基础,整合提升一批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服务驿站。加强农村宅基地产权改革和空置农房改造,重点面向沪杭市场,发展乡村旅居业态。
以西苕溪绿水经济带建设规划为指引,坚持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引入水上观光、运动休闲、生态科普、田园游憩、主题度假等业态,重点推动梅溪镇桃花冲、中国·白茶小镇项目、三江苑项目、梦山水度假村等项目落地,开通西苕溪水上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安吉水上黄金旅游带。
十四五期间,要以高质量精体验为主要原则,融入全县“2+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力构建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要导向,兼顾体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工旅融合、城旅融合等为特色的“1+5”多业态融合计划。十四五期间,要以余村为重点,创建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打造生态文化国际交流客厅;以一代宗师为重点,携手西泠印社,打造海派艺术国际交流客厅;以古越文化为重点,建设领先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考古国际交流客厅;以浙江自然博物院为重点,打造自然研学国际交流客厅,以国际化视野进行文旅融合,推动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高质量推进安吉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重点聚焦文旅金名片和文化IP建设,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的转化途径,推动成果转化。持续做强余村、中国大竹海、安吉白茶、山地云上游、古城大遗址等文化旅游金名片;推动生态文化、竹文化、吴昌硕文化、遗址文化、白茶文化、邮驿文化、孝文化7大文化资源价值转化,提炼“最安吉”文化元素,寻找文化与旅游最佳结合点,打造系列具有浓郁地域标识文旅融合创新IP,率先建成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县。
高效率完成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主动适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加大对体育、康养等新兴文旅资源的普查力度,充分利用航拍摄影、地理测绘等科技手段,厘清资源类别标准,全面调查登记,摸清家底,建立安吉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管理。
高站位打造生态文化窗口。借势余村5A级景区创建和余村“1+1+4”两山示范区建设契机,推动生态文化价值挖掘和转化进入新阶段。推行绿色标准,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创新试验区,提档升级大竹海、云上草原等一批优质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推动高端生态文化旅游产品落地,树立安吉生态文化窗口地位。
高品质打造自然文化客厅。以两山试验区建设为机遇,依托省自然博物院、中国竹子博览园、中国大竹海等生态特色资源,以“竹文化”为核心主题,努力设立国际竹文化交流论坛,微改精提推动竹旅游拳头景区建设,景企合作推动竹商品研发,聚焦探索以竹为特色的生态价值高质量转化,不断扩展中国竹乡内涵,塑造国际影响力。
高水平打造吴昌硕艺术品牌。加强文化挖掘,将吴昌硕文化作为安吉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全面融入长三角国际文化艺术圈。加强与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上海吴昌硕故居、杭州西冷印社等文化节点的线路串联,加强与国家、省市层面高等级平台的联动。创新开展主题文化研学活动,组织跨区域、跨国文化研学交流,拓展吴昌硕文化对外交流路径。
高标准打造国际考古文化客厅。做好“遗址文化+”文章,以安吉古城遗址为核心,辐射带动安城片区,高标准打造国际考古文化客厅。重点建设全国考古大学堂,以政府、考古机构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各类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进驻,开展遗址文化主题专项教育培训及创意孵化。打造考古研学旅行经典路线,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院、世界文化遗产地良渚古城遗址等,有序开展主题文化研学。
创新打造一批体旅融合项目。大力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探索体旅融合新路径。重点推进灵峰华体运动小镇、山川省级运动休闲小镇、42K绿道骑行乐园、五峰山运动村等项目建设,做好体旅融合发展排头兵。持续推动天子湖通航小镇建设,不断完善通航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低空旅游新业态。聚力整合天荒坪镇、报福镇、章村镇、山川乡和上墅乡五大南部山地片区的资源要素,坚持生态、文化、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形成山地运动休闲旅游的创新样板,聚力打造“极限运动,户外天堂”的山地体验。
提档升级一批农旅融合项目。依托安吉白茶品牌价值,以安吉白茶小镇、笔架山农高区、宋茗茶博园等为载体,打造安吉白茶农旅融合示范区。导入5G、物联网、VR等新型技术手段,重点开展白茶场景化构建、在地化体验、智慧化营销。依托安吉白茶产业全产业链立体开发,推动白茶产业新型农旅示范区,推动安吉白茶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转化,成为国家农旅融合的创新样板。
高端引入一批康旅融合项目。抢抓全县大健康产业机遇期,积极引导“健康+”系列康旅融合发展,聚焦专业康复疗养、美丽健康疗养和大众医养康疗等康旅融合新业态,大力推动安吉未来健康城、三江苑项目、章村康旅小镇等一批新型康旅融合项目落地,实现旅游度假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联动发展一批工旅融合项目。积极引导安吉绿色家居、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工业企业参与旅游发展,引导企业围绕自有产品进行旅游商品开发设计。推动企业展厅建设,完善企、学、研于一体的服务配套功能,推出绿色工厂主题研学线路,实现“以工拓游,以游促工”。
精品建设一批城旅融合项目。落实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景区城等相关要求,推动重点街区、特色公园、文体设施等融入旅游服务功能,培育文娱新业态,活跃夜间经济,形成特色旅游消费空间。
建设用地总量“天花板”和耕地保护“硬约束”之下,倒逼区域发展转向存量空间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存量资源转化、低效用地转型、闲置资产盘活等三类资源,兼顾重投入和软服务,大力培育旅游新物种。“十四五”期间,重点梳理有开发潜力的存量资源、低效用地,联合“两山”银行进行生态资源转化利用,积极引导存量空间有机更新,提升土地坪效。对接未来消费需求,引导存量空间向未来旅游产品积极转化,重点建设一批建设理念新、跨界融合强、智慧化程度高、体验感好、管理效率佳的未来景区、未来度假区、未来酒店、未来民宿、未来旅行社等未来系列旅游产品,让安吉成为旅游新物种集聚地和未来业态孵化器。
面向高净值家庭客群、Z时代年轻客群等未来客群,关注轻奢健康、新奇体验、社群经济和品质消费等新需求,探索制定未来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从业态创新度、跨界融合度、价值转化度、绿色发展度、游客满意度、科技应用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为未来业态项目培育和招引提供范本,让安吉成为引领未来旅游创新发展的样板区。
紧抓旅游新物种引进,主动融入浙江省未来旅游发展大局,重点打造安吉余村“两山”景区,树立未来乡村旅游建设样板。积极引导传统旅游产品向生态化、人本化、科技化升级,推动未来旅游度假区、未来酒店、未来旅行社、未来民宿等未来旅游产品落地。主动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推动数字康疗、数字文旅等产业集聚发展,为浙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旅游先行区”添砖加瓦。
要以打造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地为目标,着力推动主城区主客共享的文旅服务设施改造。“十四五”期间,要按照浙江5A级景区城创建要求,以昌硕街道为主要范围补齐城市旅游服务设施短板。创新开展“五个一”提升工程,以“四城共创”为抓手,推动主城区旅游空间高品质提升。
积极推动城区微改造,以“四城建设”为目标,以旅游集散中心、购物中心和文化艺术公园建设作为改造重点,以“五个一”提升工程为抓手,激活整体旅游活力。提档升级一批文化公园,推出“城市阳台”、“口袋公园”、开放水岸等,构筑“优雅之城”。培育新消费新热点,引进时尚消费和文化消费新业态,引导传统商业载体的时尚化升级,打造“时尚之城”。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和综合服务配套,发挥城区全域旅游服务优势,融合文化创意体验,打造“智创之城”。结合城区旅游功能设施,全面提升安吉城区夜生活体验,提高夜经济指数,深化建设“不夜之城”。
升级一批文旅型城市公园。以凤凰山公园、王母山公园、递铺港河滨公园、营盘山体育公园、灵溪公园等为重点,加强文化场景打造和创新业态植入,积极开展文化游、夜游、主题节庆等,实现市民休闲和游览体验等功能的多元复合。
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街区。重点提升恒隆府丰华路、九州昌硕广场、经典1958、美颂(城东)商业广场、孝丰南街5条特色街区,争创放心消费街区,并加强文化消费和时尚主题消费的培育,彰显安吉地域文化,打造城市主题消费地标,全面提升安吉的城市时尚度和文化感。
发展一批夜间游憩场所。积极打造夜游、夜秀、夜演、夜市、夜食5大夜间经济,建设1条夜间旅游经济示范带,打造凤凰山文化艺术公园、凯蒂猫夜公园、金银岛、欢乐风暴、蔓塘里、古城遗址公园、云上草原、中国竹子博览园8大特色夜间游憩点,培育一批夜间剧场和精品夜市,扩展孝丰南街等夜间消费街区,全面提升安吉城区夜生活体验。
培育一批特色餐饮店。启动“百县千碗·安吉好味道”品牌工程,实施“百店联盟美食推广计划”,优先培育40家安吉美食体验店,鼓励特色餐饮企业做精做特,实现美食品牌化、网红化、特色化升级。
推出一批微交通点。按照全域旅游思路,布局微交通网,引进品牌共享单车,规范引导汽车租赁和定制服务,提升城区街区、景区、文化设施和集散中心之间的通达力。
“十四五”期间,要以促进共同富裕美好生活为目标,以“无差别城乡”建设为指引,以乡村微改造、乡村田园驿站建设、产业构建等为手段,积极塑造乡村地域创生模式,探索旅游业促进共同富裕建设美好生活制度改革,强化乡村自我管理和软性建设,构筑乡村高效治理安吉范式,拓宽乡村振兴渠道,创新乡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农民通过旅游业增收致富。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中国乡村生态博物馆群、中国乡村影剧院群、中国乡村竹文创工坊群、中国乡村图书馆群等乡村文化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强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考古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历史遗址、历史遗迹、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使三线三度三性规划增添人文美、环境美、品质美的三美体验。按照保护、发展、留白原则,有序盘活“乡愁”资源,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选拔乡村文化辅导员、乡村旅游讲解员,组建乡村文体队伍,建设乡村社区学习中心,下沉乡村文化建设。活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以开设文化课堂、举办文化展演、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促进文化力量转变为精神力量,强化社区文化认同。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延伸到乡村,每年送戏、送书、送展览分别不少于100场、5万册、50场。让不断繁荣的农村精神、乡村生活成为乡村旅游的源头活水,努力成为促进群众精神富足的县域范例。
“十四五”期末,建成具有主题特色的省3A级景区村庄50个,实现省2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以省级风情小镇、5A景区镇(景区城)创建为依托,以民宿(农家乐)高质量发展为支持,支持打造文化村、艺术村、美食村、培训村等系列主题村,鼓励培育乡村新型业态,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迭代升级。
逐步实施乡村围墙革命,不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引导鼓励村民打开围墙、美化围墙,变封闭式院落为开放式休闲庭院,增加开放空间和社交空间。出台《安吉乡村庭院美学设计指南》,分类引导不同主题类型的庭院微改造。鼓励发展庭院早餐、庭院下午茶、庭院画室等创新业态,加强村民培训,增加村民创收。“十四五”期间,重点遴选10个景区村进行试点建设,并基于庭院微改造,开展评比活动,以奖代补激发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十四五”期间,试点打造20个田园驿站,形成绿道综合服务节点,支撑全域社区营造。要将田园驿站作为乡村地域服务升级的重点抓手,融合乡村特色文化展示、生活体验、文创商品、文化活态体验等多元化功能,将田园驿站打造成为串联乡村道路的“服务区”、特色网红打卡点、主客共享的“文化补给站”和乡村物产的展销基地。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江南生活为宗旨,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点打造“绿水青山·旅居安吉”旅游目的地品牌,努力提升绿色旅游辨识度。多维度整合优越多样的自然及文化资源,加强竹文化、白茶文化、昌硕文化等7大品牌支撑体系研究,率先加速竹文化和白茶文化两大生态IP的精品项目建设,创新筹划国际竹文化交流论坛、安吉白茶国际文化节等主题论坛和节事活动,树立全国影响力。
开拓旅游大市场。研究出台中远程市场拓展支持政策,以华东旅游精品线为基点,不断增强安吉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对北京、广东(深圳)、武汉、成都、山东、河南以及粤港澳地区远程市场辐射吸引力。
做精旅游专项市场。突出绿色化、生活化、未来化特色,聚焦亲子家庭和生态度假两大专项市场,把握文化消费、品质消费、社群消费等需求特征,做好系列子品牌体系建设,加强休闲度假、研学旅行、旅居民宿、田园购物、会议会展、康养疗养等细分市场研究,形成定制化产品推广体系。
做活节事会奖新经济。创新设立吴昌硕国际艺术奖,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办好年味在安吉、中国安吉玩水节、中国安吉高山滑雪节、中国亲子旅游节、全国考古大学堂、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大赛等重大引流节庆活动,开展长三角常设性艺术巡展、历史文物巡展、体验性农事活动。
搭建安吉旅游营销推广平台,引入市场化运营主体,全面开展新媒体线上推广,构建目的地营销新媒体矩阵。精准化研究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以及短视频平台不同用户群体新趋势,创新内容营销、事件营销、热点营销、个性化营销手段手法,持续加强与重要OTA平台合作,提升专业化、现代化、数字化市场运营推广能力。
加强内外交通串联。全面建成申嘉湖高速公路,加快宁杭高铁二通道、合温高速、德安高速前期推进,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要以黄山旅游线为视野,加快推进上墅、章村、杭垓、报福、孝丰等西南片区旅游区交通环线建设;以莫干山旅游目的地为依托,加快推动梅溪、溪龙、昌硕街道之间交通小环线优化提升工程。探索山川、天荒坪、上墅南部山区旅游空中走廊“云道”建设,持续优化山地景观公路。实施高铁大道沿线景观整治工程,开辟西苕溪水上旅游观光线。
升级旅游交通体验。加快构建旅游公交、自驾风景道、绿色慢行三类交通体系,优化旅游交通体验。全面推进灵峰国家旅游度假区、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天荒坪(余村)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游运一体化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研究制定全域旅游交通停车场建设标准指引,扩大线上线下“安心停”布点范围。强化短距离旅游点与点、3A级景区村与村之间的交通联接,试行乡村电动单车布点建设。升级农村四好公路旅游内涵,布局建设一批市场化运营的旅游交通驿站,为全域旅游提供全域性交通微服务。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所有文化、体育、旅游以及体验型商业设施能融则融、应融尽融,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强化乡村文化集群建设,全面整合优化乡村文化中心与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率先构建以均衡普惠为价值取向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3A级景区村庄文旅服务新空间全覆盖,力争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满意度分别达85%、90%以上,树立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县域标杆。持续深化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图书馆、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吉大剧院(在建)、龙山体育中心、古城考古保护中心等重大文化体育设施景区化建设力度,以打卡点为目标,丰富沉浸式网红书店、高规格体育赛事、文化演艺剧场、参与式考古学堂等文旅新业态新功能,增强主客共享的文旅新体验。开展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星级酒店文化内涵等级评价,强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元素的文化符号感。以“安心服务”为品牌,延伸 “安心阅读”、“安心剧场”、“安心医疗”、“安心菜场”四大系列品牌服务,致力实现城乡服务无差别,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体旅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提升公共富裕幸福指数。
要以国际一线品牌、国内一线品牌、新潮时尚主题为品质要求,加强新建重大文旅项目业态评价评审,力争“十四五”期末成为全国高端品质酒店最大乡村集群。同时,积极引进不少于30家的精品民宿,力争建成小瘾·半日村、余村、五鹤村树景坞、龙王村、船村拓石岭等10大高品质乡村民宿村落。按照高质量健康发展要求,合理管控引导农家乐发展,重点推动上墅董岭、天荒坪大溪、鄣吴景坞等农家乐集聚区向品质化、生活化、体验化改造升级。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城乡旅游住宿设施品质化升级。
围绕“中国百笋宴·安吉好味道”安吉美食IP建设目标,深入研发地方特色美食,打造笋菜系列、非笋菜系列、小吃类三大系列美食图谱,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安吉地方餐饮体系升级。创新美食服务载体,打造一批城市文化美食主题街区,推出一批具有主题特色和圈层文化的主题美食村,鼓励跨界品牌、知名美食品牌进行乡村场景化转化,形成区域美食文化特色空间,提升美食旅游消费吸引力。鼓励原创设计,整合农副物产、传统民俗手工艺、生活类工业品等各个品类,形成“带得走”的安吉文化。成立安吉文创旅游商品认定委员会,设立安吉文创旅游商品创意奖,面向全国征集100个旅游商品新创意。“十四五”期间,开展旅游放心消费街区和放心消费单位建设试点,建成2条放心消费美食街区、1条放心消费购物街区,创建500家放心消费餐厅、100家放心消费文创购物店,全面提高旅游放心消费指数。
深化旅游业数字化改革,以“安心游”为品牌要求,全面实施旅游智慧化治理工程,力争“十四五”期末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智慧化建设样板。
开发“一键游安吉”小程序,持续推进在线预约预定、分时段预约游览、智能导游导览等服务举措,整合信息查询、行程规划、旅游攻略、导游服务、位置服务、交通引导、旅游体验、在线投诉等多元化功能,打造“游前种草—游中体验—游后分享”的全线定制,实现“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特色服务,提升智慧旅游体验感,让“一键游安吉”成为浙江“浙里好玩”的安吉分平台。加快灵峰全国智慧旅游示范镇和余村、横山坞全国智慧旅游特色示范村建设。
聚焦旅游行业堵点、服务难点和治理痛点,建设全域智慧旅游数据仓,打造“1+4+N”数字化改革体系,即1个智慧文旅大脑,数字政务服务、数字公共文旅服务、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数字安全治理4大数字化改革体系,延伸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形成“安吉旅游数字化总入口”,实现旅游大数据平台智能管理和指挥功能。完善全域范围电子票务系统和景点游客实时监控系统,启用推出民宿通、安心游、安心停等智旅服务,开展项目招商辅助遴选、大片区文物智慧监控等数字化措施。
深化“1+3+N”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执法协作,大幅减少“三黑”、低价游、强制购物等问题。实施“红环”意识形态领域、“黄环”涉黄低俗领域、“黑环”市场秩序领域、“绿环”安全生产领域、“蓝环”旅游投诉纠纷调解领域的精准治理,努力打造高效能的旅游现代治理体系。完善企业、属地、部门三级旅游投诉调处机制,开展“0投诉”景区试点。搭建旅游投诉远程可视化调解系统,打通与企业、属地乡镇(街道)、法院等部门网络信息共享通道,实现旅游投诉全过程线上调解功能。
“十四五”期间,聚焦区域生态文化品牌共建,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共享,通过线路串联、旅游共建,主推4条区域黄金旅游线,加快长三角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融入世界级长三角旅游发展圈,构建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发展共同体。
联合“两山”银行生态资源项目交易平台和生态资源大数据,积极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存入机制,探索建立“两山银行”服务体系,创新“金山银山”资产提取机制,完善“两山”转换投融资制度,制定市场监管机制。在项目开发前期进行价值评估,明确准入条件,并组建专家智库,对项目方案进行专业把关,提升重大项目管控的专业度和精准度。
发挥安吉古城遗址公园的重要地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诗路建设,并与杭州良渚遗址公园、无锡阖闾城遗址公园、苏州园林等建立合作,加强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和人才交流,优化区域文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积极融入浙江“跟着考古去旅游”等文旅融合项目计划,形成融“城与址、研与教、游与憩、文与旅”于一体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创新路径,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安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站上更高台阶。
搭建研学旅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全县研学旅行基地,组建师资队伍,研发研学课程菜单,发布主题研学线路,开展研学产品预定,形成全县研学服务一盘棋。兼顾党建研学和生态研学群体的不同需求,创新推出“绿色课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红色教育和生态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
“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天荒坪(余村)省级旅游度假区、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笔架山农高区、吴昌硕文化旅游小镇、中国安吉白茶小镇、报福绿色旅居小镇、缫舍乡旅美村发展带等九大产业平台,通过平台化运作和龙头化带动,推动安吉全域旅游纵深发展。
以自然资源部批准的安吉自然资源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基础,积极推动安吉自然资源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积极探索空间规划动态调优与实施机制,全力落实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聚力推进“两山银行”(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建设改革,制定县域内生态补偿机制,确立生态产品(或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安吉成为全国自然资源综合改革的先行者。
发布绿色旅游系列地方标准,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约束要求,构建绿色低碳旅游体系,明确生态保护要求,贯彻绿色开发,营造绿色氛围,引导绿色行为,鼓励绿色消费,带动行业自律,提高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制定绿色标准的推行实施办法和考核机制,确保实施效果,为全国绿色旅游标准化建设探路。
开展文化下乡,完善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机制,探索多元化自主参与机制,推动乡村社区学习中心、乡村社区营造研习会、乡村共享客厅建设,提升村民的教育培训水平。推进资本进村,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鼓励乡村未来业态、新兴产业落地,培育乡村旅游新经济,持续带动农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制定出台《安吉县招商引才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安吉县项目全过程推进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建立和完善项目准入与退出机制。由县投资促进中心牵头,联合县发改局、资源规划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文体旅游局等,建立安吉县“8+X”项目预评估机制。紧密与县“两山”银行的工作联系,建立项目招引联动机制,加快“两山”资源转化。严格项目招引门槛。逐步提高旅游项目投资额、亩均税收、就业带动、品牌知名度等准入标准,探索提出文旅融合度、绿色发展度、科技智慧度等新指标。重点关注投资方综合实力和旅游项目投资开发的成功经验。在项目定位业态、开发时序、用地预审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开发建设品质。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安吉县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分阶段建立在谈项目库、签约项目库(执行类项目和储备类项目)、推进项目库,实行三库联建,进行动态管理;成立全县项目全过程推进管理工作专班,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的职责分工;倒排项目引推全过程的时间表,对各节点实行“亮灯”管理,通报倒逼责任落实,完善项目开发追惩体系,收回或停止不符合要求的产业类项目。
保障优质旅游项目用地供给。加大对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旅游项目、省重点服务业项目等优质旅游项目的用地保障,优先保障行业领域内小而美、小而精的优质旅游项目用地。创新实施“民宿标准地”,每年安排约30亩建设用地,专项用于十大重点民宿村落项目建设。发挥县级旅游专班统筹作用,推动县文体旅游局与发改局、资源规划局、投资促进中心等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机制,统筹破解旅游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统筹安排旅游项目的供地时序,统筹督查全县重点旅游项目的推进。规范存量用地的集约化发展。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用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鼓励在农民集体依法妥善处理原有用地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关系后,将符合规划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经县“两山”银行收储后推向市场。
为加快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助推新时代浙江(安吉)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县财政每年支出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并保持适度增长,专项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奖补,重点支持旅游业“微改造 精提升”、企业培大育强、乡村旅游、标准管理、市场监管、旅游惠民、人才培养等。对文旅融合项目、未来旅游项目等,争取纳入浙江省文旅产业专项资金。同时,“十四五”期间,要加大对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县(试点县)、国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等“国字号”文旅品牌创建的财政支持和资金奖励。
探索建立国际文旅人才智库。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生态环保、文化保护与利用、旅游产业等方面专家、传统非遗传承人、专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加入,积极开拓文旅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文旅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一批开拓型干部,搭建安吉旅游的“战狼团队”。加强校地合作,联合开展本地旅游人才教育培训,通过名师辅导、岗位培训等形式,定向培养导游、康养师、健康管理员等专业人才。“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一支金牌导游队伍、一支文化领军人才队伍、一支金牌营销员队伍、一支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支复合型康养产业人才队伍,壮大安吉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制定旅游人才吸引计划和人才保障制度。嫁接湖州重大引才工程,对接科研单位、高校院所,大力引进“候鸟型”、“周末型”专家和行业优秀人才。
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安吉旅游产业引导基金,整合旅游专项资金与文化专项资金,重点投向安吉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村庄、特色旅游小镇、旅游景区开发、智慧旅游建设、旅游实景演艺、夜游设施建设以及其他旅游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在全省率先迈出旅游企业股权改革的步子,重点培育3-5家具有潜力的本土旅游企业,做好服务支持。鼓励县产业(文旅)投资集团旅游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并力争上市,提升服务力和影响力。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利用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契机,探索建立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县农村商业银行在微改造精提升、乡村旅游领域提供创新型金融支持,探索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景区经营权等质押贷款,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旅游企业通过战略融资、信托、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市场化方式,盘活资产,增强现金流,提升抗风险能力。
研究出台安吉旅游市场激励政策,加大对长三角地区高净值人群、亲子家庭客群和年轻旅游客群市场的吸引力。加大品质亲子游、轻奢度假游、高端康养游等特色产品和服务的推介力度,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专业俱乐部等合作,实现定向营销。大力推进放心消费建设工作,加强监督指导,全面提升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
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举措,明确职责、明确分工,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拿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实在举措。明确核心发展目标、启动相应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形成规划—实施—评价的闭环,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附件:1.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重点建设平台
2.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重点推进项目
3.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重点推介项目
4.安吉县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图集
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重点建设平台
1
灵峰国家级旅游
度假区
灵峰街道
46平方公里
以高品质度假体验和沉浸式乡村休闲为重点,全力推动度假区内交通串联和设施升级,丰富旅游要素,强化夜间旅游,推动推动竹博园、田园嘉乐比、灵峰山、欢乐风暴等景区等景区升级迭代,推动目莲坞、蔓塘里及大竹园浙北田园新民居等打造沉浸式乡村样板。
——
2021-2025
2
浪漫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
山川乡
46.72平方公里
以云上草原、灵溪山景区为重点,完善提升交通路网、电力配套和集散接驳体系;建成交通“游运一体化”试点;提升扩容供水和供电网络保障。建设一批高品质、轻奢型的配套度假设施。尽快完成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环评报告的省级报批。
60
2021-2025
3
天荒坪(余村)省级旅游度假区
天荒坪镇
40平方公里
统筹余村和天荒坪镇镇区以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四村构建以余村印象和创新中心为生产、生活的枢纽核心,一村一品为4个特色示范片,构建“1+1+4”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余村示范区。同时以余村示范区为牵引,聚焦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带动江南天池,以及江南天池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天下银坑等资源进一步升级。
——
2021-2025
4
古城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递铺街道
4790亩
以安吉古城遗址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遗址片区,重点推动文化博览、文化创意、文化研学等市场主体进驻,做活遗址产业综合经济,树立遗址资源活化与利用的窗口示范。
6
2021-2025
5
笔架山农高区
笔架山农高区全域
140平方公里
发挥安吉白茶主导产业优势,推动安吉白茶文博产业、商贸购物产业、节事会展产业、茶竹休闲产业等集聚发展,积极引导沿线特色景区村建设,培育乡村消费新经济,以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形成安吉农业+旅游的特色平台。
100
2021-2025
6
吴昌硕文化旅游
小镇
鄣吴镇
49.5平方公里
结合本地资源,以吴昌硕艺术小镇为重点,以“诗、书、印、画”为主要文化脉络,积极开展多元化研学旅游和文化体验,通过深度体验构筑沉浸式文化风情。
——
2021-2025
7
中国安吉白茶小镇
溪龙乡
32.25平方公里
项目以全域旅游产业先导,与溪龙乡政府一起围绕白茶产业,结合现代农业、教育、康养、旅游等四大产业,以“中国安吉白茶小镇”为主题,打造溪龙全域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
60
2021-2025
8
报福绿色旅居小镇
报福镇
151.23平方公里
依托森林资源,重点推动森林康养,积极引入高端森林康养品牌,并大力推动现有高等级景区的转型升级,构筑高品质,深度森林康养度假体验。
——
2021-2025
9
缫舍乡旅美村
发展带
杭垓镇
60.9平方公里
依托竹水资源、抗金文化、吴山喜烈士红色文化及原有民宿(农家乐)产业资源,建设和村旅游产品展示中心,助力打造民宿村落;缫舍建设旅游集散中心,赋石水库沿线建设健身步道及水质净化设备;七管新建星火广场及修复抗战路打造红色旅游;大坑新建漂流,农业产业园,壮大集体经济。
30
2021-2025
附件2
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重点推进项目
1
吴昌硕艺术小镇
鄣吴镇
920亩
将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一个彰显昌硕文化,弘扬爱国文化、国学文化和养生文化,融合文艺教育、文创及非遗产品创作、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业态的艺术小镇类景区。
31
2021-2024
2
月亮湖顶奢度假
酒店群
鄣吴镇
312.2亩
(建设用地)
位于鄣吴镇月亮湖(大河口水库)周边,立足国际顶奢度假酒店集群目的地品质的构建,承担安吉乃至中国度假休闲新名片的高度,依托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吴昌硕文化的根基,拟导入Alila、安缦、虹夕诺雅、柏联酒店的新IP,打造全球首个顶奢度假酒店IP集群朝圣之地。项目规划围绕生态控制区,择水而居,依山而建,顺势而为,既整体又独立。
31.22
2021-2024
3
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递铺街道
4790亩
深度挖掘安吉遗址文化,保护性开发安吉古城遗址、贵族王陵遗址、大型墓群遗址及其它古城相关遗址,推动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建设运营,并结合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开发相关研学基地,构筑集历史文物展示/古韵文化体验/山水田园观光/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遗址。
6
2021-2025
4
余村5A级景区创建工程
天荒坪镇
9195亩
完成余村总体规划和旅游产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旅游高品质项目布点落地;要高质量完成年年有余综合体项目,尽早投入使用;要对照标准,全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高标准完成余村改造提升工程。
10
2021-2025
5
笔架山农高区
笔架山农高区核心区
核心区25平方公里
以安吉笔架山农高区为核心,全面推动农高区的产业深化发展、产业链延伸和农业科技赋能,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和数字农业的招商引资,打造国家绿色农创经济总部基地。推动农旅融合,塑造长三角农旅文融合发展新高地。
25
2021-2025
6
云上草原二期项目
山川乡
5400亩
按照云上草原景区总体规划部署,建设云上秘境、悬崖和城堡酒店、温泉酒店、云朵农场综合服务中心、萌动乐园、三号索道等多功能业态项目。
15.9
2020-2025
7
金银岛旅游项目
昌硕街道
1500亩
聚焦亲子旅游,打造以全国首创的金银岛乐园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度假产品和生态娱乐目的地。
12
2020-2025
8
红石崖生态景区
报福镇
8790亩
新建一个集观光、度假、养生、会务活动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35
2021-2029
9
上墅蜗牛音乐山谷
上墅乡
300亩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合理规划闲置农田及村民房屋,建设独具音乐元素为主题,集休闲、娱乐、度假、教育为主的蜗牛山谷音乐小镇,打响“音乐小镇”、“富硒生态农业”二大特色品牌,实现规模化、品牌化,以多种业态形式为安吉、为上墅提供休闲经济新起点,提升新动力
1.2
2021-2024
10
中南百草原二期
递铺街道
2000亩
项目以中南欧洲牧场为主导,一是设立浙江省首列双轨环线观光火车,铁路环线总长3.86千米,用时35分钟;二是欧洲牧场将设置12个欧盟核心国主题公园,通过欧式复古蒸汽火车串联,能领略到欧洲纯粹的风土人情;三是农场品购物广场;四是打造新业态酒店,如森林之王酒店、狮子之王酒店、房车系列及营地、木屋群、卡通酒店等多样化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度假休闲体。
20
2020-2025
11
灵峰华体运动小镇
灵峰街道
3098亩
长三角第一个集合运动、健康、购物、休闲、培训、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龄层 、主题型、智慧化、体验式、公园型的运动旅游特色小镇。
26
2020-2023
12
亿利生态公园项目
灵峰街道
5000亩
项目集生态科技、会议会展、亲子研学、文旅度假、康养运动、智慧农业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50
2020-2025
13
灵峰豆瓣音乐谷
灵峰街道
1850亩
以豆瓣国际乡村音乐节为引爆点、高端休闲旅游为大思路、原创音乐文化产业为新聚核,以“音乐+乡村+旅游”模式,打造集音乐原创、文化旅游、温泉度假、亲子研学、特色美食等一体国际化乡村文旅示范项目。
30
2021-2024
14
施家坞旅游综合体项目
天子湖镇
989亩
新建一个村企合作的游乐园、汉字公园、商业街区、企业微总部、休闲度假园、文创工坊,集观光、度假、养生、会务活动、影视艺术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园,主题度假酒店包括餐饮会务楼、员工宿舍、度假客房等建筑,并同步实施道路、绿化、管网、室外泳池、停车场等配套工程。
5.2
2021-2024
15
梦山水度假村
孝丰镇
220亩
建设一个集旅游、红酒、文化体验、酒店住宿餐饮、会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
1.5
2021-2023
16
章村康旅小镇项目
章村镇
1270亩
项目以休闲旅游、高端康养产业、研学教育、文化创生、 创新农业、人工智能为一体多元康养文化旅游项目,致力于打造黄浦江源康养第一镇。
8.4
2021-2025
17
右转•岭上漫村休闲微目的地项目
鄣吴镇
1000亩
依托吊水岭竹海生态基地,以微康养为主题,建设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文创研发、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首个中草药休闲康养微目的地。
5.3
2020-2024
18
安吉绿谷创音小镇
灵峰街道
600亩
通过音乐+金融的产业放大引擎,联动引入文创、艺术、影视、数字音乐、设计创意、绿色金融等生态融合型业态,引进音乐创作工作室、互联网+、数字出版、文化创意为代表的企业不少于100家。
15
2021-2024
附件3
安吉县旅游业“十四五”重点推介项目
1
递铺三江苑项目
递铺街道和孝源街道
4040亩
项目是集度假康养、医疗康养、文化创意农业、农业观光、田园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40
2021-2025
2
赤芝村山地运动项目
递铺街道赤芝村
1246亩
由于此地块连通莫干山民宿集聚区,又拥有较优越的山地条件,按照错位发展的思路,重点引导开发极限运动、山地休闲、主题村落。
8
2021-2025
3
双溪口古村落休闲项目
昌硕街道双溪口村关上自然村
2000亩
挖掘关隘文化,在严格保护文物和保持古村落风貌的前提下,对双溪口古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建议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开发古村落特色文化旅游区,军事研学基地、打造民宿村落项目。
25
2021-2025
4
灵峰未来健康城项目
灵峰街道万亩村
1700亩
以全国备孕中心、月子会所、康复医疗基地、健康养生中心、家庭康养目的地、基因储存和检测、中厚明德商学院等示范项目。
28.3
2021-2024
5
孝源产学研综合体项目
孝源街道孝源村郭孝山板块
3000亩
地块交通优势明显,生态条件优越,符合大型综合体开发要求。建议坚持教科文新区底色不动摇,招引建设大型产学研综合体,融合科研、产业孵化、酒店商业、交通换乘等功能。
50
2021-2025
6
“1+3”房车营地项目
安吉城区县级旅游集散中心区块;灵峰街道大竹园村区块;递铺街道省自博园省道内侧区块;孝丰镇潴口溪区块
与国内外具有房车露营投资运营实力的企业整体合作,开发高标准房车营地项目,满足长三角区域房车旅游需求。
5
2021-2025
7
华光中草药小镇项目
梅溪镇
2000亩
打造中草药种与研发基地,并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中草药种植、研发、展销、康养体验等全面发展。
5
2020-2022
8
井空里峡谷度假综合体项目
山川乡
5000亩
坚持轻奢度假和山地运动总基调,打造山地徒步“户外运动”、“山地马拉松赛事经济”、“森林养生度假”,打造“森林养生运动度假综合体”。结合现有建设阶段,建议引入山地运动社交体验,丰富山地运动休闲业态,如引进户外运动社交中心等类型业态,强化山地运动社交体验。为其创造专业运动轻食餐饮、运动康疗修复、户外体育品牌概念店等一站式的配套服务,构筑运动、体验、生活等为一体的社交空间。
5.5
2021-2025
9
章村旅居小镇
项目
章村镇
1270.5亩
章村镇是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黄浦江源的源头,生态环境好,占尽上风上水,但交通条件差,位置偏远,需要招引开发具备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文旅项目。建议挖掘存量用地,开发体育旅游(如山地马拉松、定向越野)、康养旅居,发展医美康复、水疗养生、月子中心、孕期保健等新型健康产品,形成美丽健康一站式高端美丽产业基地。
8.4
2021-2025
10
报福竹艺小镇
项目
报福镇集镇区
720亩
报福镇一直以农家乐(民宿)集聚为特色,并带有强烈的景区带动型特征,但近年来辖区内景区陈旧传统,落后于市场,需要迭代的景区型产品,建议以报福“开竹节”为原点,利用存量空间,打造集竹子艺术创意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展览、休闲旅游、行业研讨、产品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竹艺小镇。
10
2021-2025
11
杭垓商旅综合体项目
杭垓镇跨河北扩区块
500余亩
建设用地
由于杭垓镇地处省级交界,交通物流方便,商贸往来频繁,建议以满足本地居民和游客旅游相关配套为主要目标,打造文创商业街等创意型文商旅综合体。
5
2021-2025
12
天荒坪水泥厂工遗址项目
天荒坪镇老水泥厂区块
570亩
原为山河水泥厂,现已整体关闭多年,原生产厂房废弃,其厂房区域土地由工业转为商业规划用途。可充分利用废旧厂房等进行创新型休闲娱乐业态的导入,利用水泥厂打造大型密室逃脱体验乐园,可与爱奇艺等知名娱乐公司合作,引入知名综艺品牌定期录制,并开放明星同款体验等,通过粉丝经济引爆市场。
5
2021-2025
13
上墅国际慢谷欢乐乡村主题乐园
上墅乡田垓村长坑坞及黄栗坞水库周边区域
5300亩
上墅乡已经招引多个艺术主题的文旅项目,有望通过新元素、新业态的植入,实现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建议该项目以运动、生态、艺术为主基调,引入知名IP主题乐园,打造国际慢谷欢乐乡村,与周边项目互补发展,实现引流。
20
2021-2025
14
天子湖文化旅游综合小镇项目
天子湖镇高庄村
800亩
发挥高铁站场与农业资源优势,引入国内实力旅游投资运营公司,突出农创特色,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健康、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小镇,成为安吉县高铁旅游的标杆项目。
10
2021-2025
15
鄣吴村轻奢度假项目
鄣吴镇鄣吴村小南坞山塘区块
500亩
目前鄣吴村还急缺高品质度假产品,虽然有昌硕艺术小镇,但项目主要位于集镇区,与原住民交叉较多。为补足鄣吴村旅游短板,提供更加多元、生态、宁静的度假选择,建议在此区域面向年轻群体和艺术消费群体,打造个性化、主题化的轻奢型度假酒店,结合智能科技,打造科技化、时尚化、个性化的生态度假区。
5
2021-2025
16
孝丰镇田园颐养小镇项目
孝丰镇城东社区龙袍坞区块
1800亩
与五峰山运动村、龙王溪高尔夫、梦山水乡村度假、大竹园田园音乐村等聚集组团发展,建议打造集都市农业、文旅休闲、健康颐养、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特色小镇,主要包括特色农业、研学基地、健康颐养、马术社区、户外探索等。
5
2021-2025
17
国际龙舟比赛基地项目
孝丰镇
约30亩
选址赋石村委旁,紧邻赋石水库,赋石村一直保留渔文化,是安吉最早的船头鱼发源地,每年都举办孝子宴,同时也保留每年龙舟赛事的风俗。把龙舟赛事活动与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打造集运动休闲、赛事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5
2021-2025
18
梅溪•桃花隐逸未来村(在谈)
梅溪镇
1327.95亩
位于梅溪镇马村村,目前已在谈深圳唯伊美有限公司开发项目,计划打造以田园观光、精品度假、现代农业等多旅复合项目,以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主的一站式休闲度假综合体。
7.91
2021-2026
附件4
安吉县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图集
1
交通区位图
6
风景道规划图
2
长三角文旅融合黄金线路规划图
7
慢行道规划图
3
空间结构图
8
精品旅游产品布局图
4
旅游产业重点推进项目分布图
9
生态功能区划图
5
旅游产业重点推介项目分布图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28日印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