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移民搬迁怎么写作业乔迁新居暖如春

  • 汽车
  • 2024-12-21 22:51:21
  • 35
积石山县胡林家乡朝阳社区,居民未玉梅一家入住新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积石山县吹麻滩镇林坪安置点华腾社区居民为新房点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积石山县城南热源公司外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刘健 范海瑞 王睿君 王虎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永刚   有一种担当,叫义不容辞;有一种精神,叫众志成城;有一种速度,叫分秒必争。   在过去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房屋恢复重建一线,这种担当、这种精神、这种速度,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我省把群众住房建设作为头等大事,高质高效统筹推进集中安置点建设和群众住房维修加固、原址重建,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初冬时节,走进积石山,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民房焕然一新,喜庆乔迁的鞭炮声在集中安置小区不时传来。   重建家园,安居乐业,积石山广大群众正奔向美好新生活。   人民至上——   确保受灾群众搬进新房   68岁的张旭东是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克新民村人。11月11日一大早,张旭东一家与克新民村四社的乡亲们一道,从居住了11个月的活动板房搬到四堡子新村安置点,住进了期待已久的新房。   在四堡子新村安置点,规划重建的400套平房院落整齐排列,每家每户门前的道路开阔而平整。   走进张旭东家的小院,眼前是一座崭新的二层小楼,楼上楼下共有150平方米。8岁的孙女在通往二楼的楼梯上跑上跑下,显得十分兴奋。   “做梦也想不到,能够住进这样的房子……”说起新家,张旭东打开了话匣子。   去年积石山6.2级地震,克新民村损失惨重。四社14户人家,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张旭东被倒塌的房屋压住,儿子用双手把他从废墟中救了出来。当晚,积石山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那时,我觉得自己熬不过去了。”老人回忆道。   让张旭东没有想到的是,地震过去3个小时,村干部就抱来了棉大衣;早上6时,消防救援人员运来了帐篷。随后几天,方便面、火腿肠、棉衣、棉被、炉子……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第10天,受灾群众就住进了活动板房。   虽然受了灾,但大家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村民们坚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大家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不到一年时间就搬入新居,张旭东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觉得像在做梦。   地震中,积石山县23万余间房屋受损,按照灾后重建计划和灾后重建方案,积石山县确定了集中安置、维修加固和原址重建三类住房安置计划。目前,全县28927户维修加固和10080户原址重建全部建成入住;13个集中安置点住房已全部建成并陆续交付使用。   一组数据,是速度和效率的有力见证——   3月15日,首批集中安置点工程开工;   5月底,首栋住宅封顶;   6月底,维修加固工程基本完工;   7月底,所有集中安置点全部封顶;   8月底,原址重建基本完工;   10月底,13个安置点全部建成;   ……   这背后,是党和政府对积石山受灾群众住房的高度重视。   这背后,是各级各方面始终秉持的人民至上理念。   为了让受灾群众满意舒心入住新居、安全温暖过冬,省委、省政府统筹各方力量,从规划设计、省级资金筹措、项目施工建设等各个方面高位调度推进,全方位指导和支持包括群众住房在内的积石山灾后重建工作。   11月11日,是大河家镇克新民村四社14户村民搬迁的日子。一大早,村委会专门找来5辆货车和农运车,在车头上扎上喜庆的大红被面,召集村干部帮助村民搬迁。   临行前,村党支部书记张辉林专门找人为搬迁村民拍了张“全家福”,祝福大家在新居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并倡议大家搬到新住址后要继续保持克新民村邻里和睦、崇文重教的良好乡风。   面对此情此景,张辉林在讲话中几度哽咽:“震后近一年,忙来忙去就为了这一天,可真到跟前了,却又乡情难舍。”   张辉林和全体村干部一直把群众送到新家。出发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到了新家,家家户户又响起了鞭炮声。   争分夺秒——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积石山县胡林家乡高关村集中安置点位于县城东侧,是全县13个集中安置点之一,占地181.2亩,建成了36栋6至8层的楼房,用于安置1000户受灾群众,10月底建成交付,确保受灾群众顺利入住。   多存福原来是胡林家乡娄子湾村多家社村民,地震中他家里房子全部倒塌了。拿到安置房钥匙,多存福就第一时间迁入了高关村集中安置点内的新居。   “两室两厅,有厨房、有厕所,还有暖气,好得很。”多存福言语中满是欢喜。   和张旭东一样,多存福也没有想到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住进了新房子。“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他感慨道。   安置点建设是灾后房屋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的8个月,在积石山各安置点现场,建设者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奋战,保证房屋如期交付使用。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把加力推进积石山灾后重建项目作为支持甘肃发展的一号工程,统一协调集团资金、物资、人员、机械、材料,开辟绿色通道,全方位保障建设。   中铁二十一局二公司大河家项目部承建的大河家镇四堡子村安置点B地块在地基建设中遇到了较厚的粉砂层,传统旋挖机无法成孔。公司得知后,迅速行动,为项目部调来了3台长螺旋桩基础设施机械。而该型机械,全甘肃省只有7台。   “别的项目,500名施工人员就够了,但在这个项目上,高峰期的施工人员达到1500人,24小时不间断施工。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不讲代价。”中铁二十一局二公司大河家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韩冠军说。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时,韩冠军恰在大河家镇的驻地宿舍,曾第一时间与项目经理率领由公司党员职工组成的两支抢险队,冒着余震,急赴受灾严重的村子开展抢险救援,也最早参与了活动板房的搭建。他说,在安置房建设上,也要干在前头。   最终,这个项目从开工到全部实现主体完工,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   “全力以赴”,这是我们在积石山安置点项目建设现场听到最多的词。   甘肃经纬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城西A区三、四号地块总监何国伟说,每一次施工验收,都有两个监理同时到场,加快验收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早一分钟完成验收,施工单位就能早一分钟开始下一步施工。”他说。   甘肃建投临夏公司项目经理牛勇说,建楼都是采用了平行施工,同时上塔吊,几栋楼同时起建,同时封顶。   9月,积石山出现少见的持续20多天的降雨,各个集中安置点项目路面泥泞不堪。持续降雨给施工造成极大影响。   为了不影响四堡子新村内的两条主要道路的工期,甘肃建投的建设者用脚手架和防雨布搭成帐篷罩住路基,硬是在帐篷里一段一段地往前铺。   “不能因为下雨耽搁工期。”牛勇说。   与时间赛跑,与雨天较量,赶工期、抓进度、保质量,只为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房。   在积石山县一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者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抢晴天,抓阴天,牛毛细雨当好天,月亮底下当白天,晴天一天顶两天……”   不仅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和居住舒适度同样得到充分保障。   自项目开工以来,中铁二十一局二公司大河家项目部安全总监王东海每天都要在工地,现场查找问题,确保施工质量。为此,他每天要走3万多步。“每一批材料、每一道施工都必须严格把关,要让工程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王东海说。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二分院总工孙爱武全程参与了积石山集中安置住房的设计工作,他说,所有安置点的设计都立足实际、结合长远,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建议,考虑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   积石山的家庭大多是三代同堂,因此在设计时,房内尽可能多地留出了居住空间;当地群众走亲访友相对频繁,每套房子都设计了两个卫生间,方便主人与客人分开使用;为了便于老年人上下楼,所有楼房都配置了电梯。   “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功能区的配置,幼儿园、学校的距离,沿街商铺的数量,都在设计中得到体现,甚至建筑风格中还融入了当地的砖雕元素。”孙爱武说。   人心齐,泰山移。11月初,在积石山县建设的13个安置点全部达到入住条件,搬迁群众陆续搬进新居。   心怀感恩——   坚定信心走向美好生活   位于吹麻滩镇的林坪集中安置点共建设了21栋安置楼,用于安置16个乡镇的1100户受灾群众。正值群众抓紧搬迁新居和装修房子的当口,安置点内随处可以看到搬家和拉运装修材料的车辆。   吹麻滩镇后阳洼村村民马进录是第一批搬进林坪集中安置点的受灾群众。走进马进录的家,家具、绿植摆放有序,房间内干净整洁,女主人马麦米乃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马进录说,房子的墙砖、地砖交房时就已贴好,马桶、电灯也是提前安装好的,因此自己没有在装修上花太多的资金和时间。   农闲时节,马进录经常在县城及周边打零工,有一定的装修手艺,新家的橱柜和衣柜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更让马进录高兴的是,安置点的对面就是积石山希望小学。见到我们前一天,他的两个上小学的儿子刚刚从后阳洼村中心小学转学到希望小学。   “以前我们住山上,娃要走40分钟才能到学校,现在一出小区大门就到了。”马进录说。   其实,马进录的孩子转学这事,还让临夏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建华操了不少心。   积石山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重、时间紧。临夏州从全州87个县级单位抽调了87名县级干部,下沉到积石山县各个乡镇,充实一线力量。马建华被安排到了吹麻滩镇,任镇党委第一书记。   灾后重建需要群众的支持。吹麻滩镇党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就是,将镇领导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的手机向全镇群众公布,所有干部外出,都要穿统一的蓝色马甲,方便群众辨别,以便干部随时了解群众诉求,协调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   一个月前,因对安置政策有疑问,马进录拨打了马建华的手机。搬家后,由于一直忙着收拾房子,马进录没有顾上给娃娃们办理转学。未承想,两天前马建华的回访电话来了。一听两个娃娃每天还要步行去后阳洼村中心小学,就急了,当天便联系县教育部门和学校,协调办理转学。   “帮我们渡过难关,又在这么短时间内建成了新房子,连娃娃上学的事都主动管,给我们啥心都操到了,真是打心底感谢党和政府。”马进录心怀感激地说。   在积石山,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在下沉干部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刘集乡崔家村五社村民崔永成7月份就在倒塌的房子原址上建起了一院新房。   新房采用框架结构,结实而宽敞,崔永成贷了5万元无息贷款,政府补贴了7.5万元。   崔永成说,能住进新房,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刘集乡河崖村村民豆樊明家的房子全部在地震中受损,被列入维修加固行列。今年6月,10间房子全面维修加固。   豆樊明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   在积石山,党员干部与群众共克时艰。   为形成高效的灾后重建指挥体系,积石山县成立了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组建住房建设、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等10个工作组,负责整个灾后重建工作的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最大限度确保劲往一处使。   过去几个月,每天晚上7时,指挥部都要召开成员单位相关人员调度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确保省、州指令能够有效传达;梳理汇总当天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提出解决办法。随后,各乡镇、各部门分解任务、狠抓落实。   积石山发生地震后,特别是进入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积石山县住建局副局长马玉成一直马不停蹄忙碌在建设一线,协调解决困难,确保施工进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虽然经常工作到深夜,但第二天一早,他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建设现场。   他说,受灾群众一天住不进新房,自己就一天放不下心。   搬进了新居,受灾群众重整行装,迎接新的生活。   多存福说,要多出去打工,用双手改善生活。   马进录说,要让娃娃好好学习,努力回报社会。   张旭东说,开春后要在院子里播种,让家人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明年欢迎你们再来家里做客,到时我给你们尝尝我种的水萝卜,味道肯定好。”采访临了,张旭东向我们发出邀请。   这邀请,是积石山群众的质朴和热情,更是走向美好生活的信心!

移民搬迁怎么写作业乔迁新居暖如春

有话要说...